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我缔造了高武纪元

第72章 “火”的不同形态和称谓

  杨守中看了看墙上的挂钟,已经快到中午了。

  “雨涵,先到这里吧,去吃个午饭。”杨守中直起身,轻轻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子。

  “好的,老师。”江雨涵应了一声,开始收拾工具。

  她把玛瑙针小心地放回专用的工具箱,又把清洗剂盖好,确保所有的设备都处于安全状态。

  杨守中关掉显微镜和紫外分析仪,又检查了一遍实验室的恒温系统,昂贵的设备都需要妥善保管,一丝一毫的疏忽都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。

  “温度调回标准值了吗?”杨守中问道。

  “已经调好了,老师。恒温系统显示22度,相对湿度45%。”

  “嗯,那就走吧。”

  师徒两人走出修复中心,穿过一条长长的走廊,走廊两侧是一间间紧闭的实验室,每个房间里都在进行着不同的文物修复工作。

  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,但博物馆内的温度依然舒适宜人,走廊里偶尔能看到其他研究人员匆匆走过,都是些熟悉的面孔,彼此打个招呼就各自忙去了。

  博物馆的职工食堂在地下一层,规模不大但很整洁,虽然已经是午饭时间,但这里并不显得拥挤。

  大多数工作人员都有各自固定的饭点,错开了用餐高峰。

  食堂的布置很简单,几排桌椅整齐划一,墙上挂着一些古代饮食文化的介绍,虽说是职工食堂,但处处都能感受到博物馆特有的文化气息。

  “今天的青椒肉丝不错,”杨守中端着餐盘,看着打饭窗口后面熟悉的老师傅:

  “小刘,给我来一份。”

  食堂的刘师傅已经在这里工作二十多年了,对每位老专家的口味都了如指掌,他熟练地打了一份青椒肉丝,又额外加了些青菜:

  “杨教授,您得多吃点青菜。”

  江雨涵跟在老师后面,也要了一份青椒肉丝。

  两人打好饭菜,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。

  “你的论文写到哪里了?”杨守中一边吃饭一边问道。

  “开题报告已经完成了,现在在整理文献资料。”江雨涵说道:

  “主要研究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纹饰演变,特别是地域性特征的差异。”

  “选题不错,”杨守中点点头:

  “现在关于青铜器纹饰的研究还有很多空白,尤其是区域性特征这块,值得深入。你多看些出土报告,不同地区的青铜器都有其独特的特点。”

  “嗯,我已经收集了近五年的考古发掘报告,正在做系统整理。”

  “做学问要耐得住寂寞,”杨守中说道:

  “尤其是我们这个领域,很多工作都是枯燥的,要有足够的耐心。”

  江雨涵刚要说什么,杨守中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。

  老教授看了一眼来电显示,眼睛顿时一亮。

  “喂,小烛啊。”杨守中的语气明显轻快了许多:

  “你到博物馆了?好好好,我这就让雨涵去接你。你在哪个展区?青铜器展区?行,你在那等着。”

  挂掉电话,杨守中对江雨涵说:

  “小烛来了,你去青铜器展区接他吧。我在修复中心等你们。”

  “王烛来了?”江雨涵眼睛一亮。

  “快去吧,”杨守中笑道:

  “别让人家等太久。”

  江雨涵连忙把最后几口饭吃完,起身收拾好餐盘,快步离开了食堂,向青铜器展区走去。

  ……

  青铜展览区。

  偶尔有零星的游客走过,大多是匆匆扫一眼,拍几张照片就离开了。

  青铜器的魅力需要专业的眼光才能真正欣赏。

  精美的纹饰、考究的工艺、独特的造型,都蕴含深厚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,但对普通游客来说,都长得差不多,只不过是些青绿色的古董而已。

  展厅的正中央,是一座与其说是树,不如说是一座形态奇特的青铜灯架。

  它的主干笔直向上,枝杈却以一种不规则的方式向四周延伸,每一根枝条的末端都有一个精心设计的凹槽,像是用来放置某种照明装置。

  高约三米的青铜树安静地伫立在特制的展柜中。

  青铜树是展区最神秘的展品,历史可以追溯到七千年前,远远超出了目前已知的华国青铜文明史,这个时间点是通过最先进的碳十四测年和金属成分分析得出的,准确性毋庸置疑。

  但问题在于,七千年前的人类,是如何铸造出如此精密复杂的青铜器的?

  即便是在三千年前的商周时期,青铜工艺才刚刚达到鼎盛,而在更早的七千年前,人类应该还处于新石器时代,连最基础的青铜冶炼技术都没有掌握。

  这座青铜树的存在,暗示的是一段被历史遗忘的文明。

  但除了它的年代,其他一切都是谜。

  学者们无法确定它属于哪个文明,也不知道当时的工业水平和社会形态是怎样的,就像是一片拼图,孤零零地躺在历史的长河中,找不到与之吻合的背景。

  王烛站在展柜前,目光专注地凝视着这件不应该存在的文物。

  他的感知能力已经完全展开,将青铜树的每一个细节都收入眼底,肉眼难以分辨的纹理在他眼中清晰可见。

  树干表面的纹路看似随意,但在特定的角度下会形成某种奇特的图案,明显是一种未知的符号或文字。

  而枝条的延伸也不是杂乱无章的,而是遵循着某种特定的规律,如果从正上方俯视,枝条的排列会形成一个极其复杂的几何图形。

  更让王烛感兴趣的是金属本身的构造。

  七千年的岁月并没有在青铜树上留下太多氧化的痕迹,表面依然保持着一种独特光泽,这种防锈能力,在现代工业中都很难找到对应的技术。

  王烛的目光在青铜树的每个细节上流连,同时进行独特的工艺推演。

  推演不是简单的想象,而是基于对金属材料、加工工艺、使用场景等多个维度的综合分析。

  青铜树的主干是整体浇铸而成的,这一点从金属纹理的走向可以清晰地判断出来,但那些枝条却是后期焊接上去的,焊接的工艺异常精湛。

  而用来放置照明装置的凹槽,形状都十分规整,边缘处理得极其圆滑,这种加工精度,即便用现代的数控机床都不容易达到。

  王烛的眼神愈发深邃。

  在某个瞬间,青铜树在他脑海中仿佛“活”了过来,形成一个完整的画面,那不是普通的灯座,而是一种特殊的“烛台”。

  烛台不仅仅是一个装饰品或照明工具,更像是某种仪式用的器具,那些精心设计的枝条和凹槽,是为了承载某种特殊的“火”。

  这里的“火”,只是后人的认知。

  但在那个远古的年代,“火”或许有着完全不同的形态和称谓。

  就像远古人类在第一次接触火时,可能也无法理解这种能量的本质,他们只是本能地被光和热吸引,慢慢学会利用它,最终将这种现象定义为“火”。

  但火的本质是什么?

  是氧化反应?

  是能量释放?

  还是更深层的某种自然规律?

  王烛甚至猜测,那个时代的人们对“火”的理解,可能比现代人更加深刻。

  他们不会用简单的“火”来定义这种能量,而是创造了一种更完整的能量体系。只是随着时间推移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消失,只留下了承载它的器具。

  “王烛!”

  一个清脆的声音打断了王烛的思绪,他转过头,看到江雨涵正快步走来。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